祁懷清
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時,全國上下對兩件事情比較重視,分別是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。當時最流行的一句話是,“兩手抓,兩手都要硬。”
在實際工作中,難免會一手較軟一手較硬。以漢川為例,當時漢川與相鄰的仙桃、潛江和天門處于大致相同的發展水平。那三個地方被省直管后,把漢川遠遠地甩在了后來。相信當時的每一個漢川人都憋了一肚子氣。但是僅僅是憋氣,又有什么用呢?好在篳路藍縷、不畏艱辛的強大基因已經深深地植根到了漢川人的血脈中。行重于言的漢川人默默樹立了“力爭全省十強”的奮斗目標,并且通過大力度的招商引資,奠定了發展的基礎。這種努力于1996年初見實效。那一年,漢川的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第十一位,而排在前面的縣市中,有一個地方因為不便明言的原因,被一票否決掉了,漢川撿漏,成功實現歷史上第一次登陸全省十強的宏偉目標。撿來的東西終究不長久,僅僅過了一年的十強癮,第二年終因實力不濟,漢川不得不憾別十強,這一別就是20多年。經過20多年的勵精圖治,漢川市于2018年又重新躋身全省十強,并且這一次進入,不再是撿漏,而是憑實力上位的。因而從此以后,漢川不僅在全省十強中站穩了腳跟,而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再上一級臺階,進而發展成為全國的百強,現在位列全國百強第91位。
反觀文明城市創建,就不得不說有一些偏軟了。我記得第一次聽到創建文明城市這個新名詞,是在1991年(漢川于1997年撤縣設市)的全縣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。當時我是縣城鄉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工作員,正在為大會服務。會議期間,聽領導說,大會要臨時增加一項議程: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已經來到會場,想借這個會議的機會,講一講文明城市創建。聽了領導的講話,我很激動,希望創建工作能夠通過。畢竟是剛參加工作,實在太年輕,不知道借機行事,盡管其心可嘉,但是效果究竟會打折扣,F在回想起來,當時連一個專題會議都組織不起來,怎么可能要求文明城市創建,能夠花落漢川呢?好在開了那個頭之后,以后各屆漢川市委市政府越來越重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,F在漢川的經濟發展既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奠定了深厚的物質基礎,獲得經濟發展紅利的廣大民眾的文明素養也有了大幅提升,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,30多年來我第一次感覺到,我們漢川距離全省乃至全國文明城市,不再遙不可及,而是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