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評論員肖青松
縣域強則全市強。沖刺經濟總量3000億元大關、實現爭先進位,離不開縣域經濟有力支撐。對標全國全省先進地區,孝感縣域經濟在百舸爭流的區域競爭之下,依然面臨壓力挑戰。各地要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,把好的做得更好,把長板拉得更長,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。
明確方位才能找準方向。結合自身發展基礎、資源稟賦,堅持“跳起來摘桃子”,以層次清晰的發展定位確保“一張藍圖繪到底”,才能發揮比較優勢,實現競進爭先。漢川錨定“全省十強走在前列、全國百強爭先進位”,應城錨定“加快打造孝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”,安陸打造“全省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全域旅游目的地”,云夢以“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建設田園城市”等等,把目標作為方向標和動力源,明晰發展路徑,走好腳下的路,在城鄉發展上深度融合、在產業轉型發展上率先突破、在基層治理上打造樣板、在統籌發展與安全上做好示范,通過每個地方的持續進步推動全市發展整體躍升。
產業是強縣富民的根本,是重中之重,必須讓產業“扛大旗”“挑大梁”。各地培育壯大產業,找準主攻方向和細分領域,瞄準一個“城墻口”沖鋒。精準施策抓好重點任務,就抓住了“牽一發動全身”的關鍵。這要求我們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,深入調查研究,找準問題,補齊短板;因地制宜謀劃重點主導產業,確定產業定位,以重點突破帶動縣域經濟整體提升。當前,我們更要重點補齊工業項目不多、工業經濟不強的短板,在建鏈、延鏈、補鏈、強鏈中精耕細作,積極引進上下游產品關聯企業,為縣域經濟裝上強勁發動機。要以堅硬果敢的勇氣扎實推進產業升級、園區建設、城鄉建設、改革創新等各方面工作,以精神經濟學助推發展經濟學,實現縣域發展爭先進位。
“敢、快、干”是我們推進工作的作風要求。崗位就是責任,責任就要擔當。實現縣域發展爭先進位,必須越是艱難越向前,攻克一個個堡壘。目標明確,定了就干、干就干好,雷厲風行、快馬加鞭,才能實現我市縣域發展“百花齊放”、“滿園春色”。如果沒有想干事、能成事的精氣神,推諉拖拉,不能“一錘接著一錘敲”,肯定干不出一番事業。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福流狀態,一往無前、永不懈怠,競先爭優,挑最重的擔子、啃最硬的骨頭、碰最棘手的矛盾,在其位、謀其政,司其職、干其事,開創縣域經濟發展新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