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沒有調查,就沒有發言權,更沒有決策權。”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公開場合旗幟鮮明指出調查研究的重要性。廣大黨員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功做牢調查研究三篇文章,堅持黨性至上,用“三心”固牢調查研究的“基本盤”;堅持心態適中,用“三情”樹牢調查研究的“新風尚”;堅持腳步向下,用“三功”抓牢調查研究的“牛鼻子”。
堅持黨性至上,用“三心”固牢調查研究的“基本盤”。
調查研究的“基本盤”靠思想偉力、調查能力、總結能力組成。要有增強思想偉力的“決心”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科學指引,在調研過程中牢固樹立問題意識,對發現的問題刨根問底、動真碰硬,不發現問題根源不放過、不找到解決辦法不放過,通過細致入微的分析推動個人思想境界得到不斷提升。要有提升調查能力的“潛心”,系統學習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、基本原理和基本過程,擁有一定的調研方法論,有把“金剛鉆”;深入學習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、發展現狀和技術瓶頸,形成必要的調研基本功,能攬“瓷器活”。要有增強總結能力的“煨心”,保持慢工出細活的心態,忍受調研成果出爐前的寂寞和枯燥,不急于求成、敷衍了事;接受調研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和短板,讓思想有震動、靈魂有觸動;享受調研帶來的收獲和快樂,對調研樂在其中、樂此不疲。
堅持心態適中,用“三情”樹牢調查研究的“新風尚”。
調查研究并非走過場、樹官威,而是與基層群眾、基層干部交流互動的良機,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牢“新風尚”。通過面對面,與群眾親情互動。“子不嫌母丑,狗不嫌窩窮。”在農村地區調研,不論群眾家境好壞,都要不看凳子臟凈只管坐、不看水質還壞只管喝、不看群眾貧富只管問,把“親情”注入群眾心聲。通過心貼心,為群眾換位思考。“心中為念農?,耳里如聞饑凍聲。”在調研途中要堅持換位思考,站穩群眾立場,自問“如果我是群眾,我會不會接受?怎樣才能接受?”用“真情”贏得群眾信任。作風實打實,為群眾解決難題。調查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解決問題。調研途中,遇到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,要給予正面、清晰、可靠的答復,調動一切資源、利用一切手段辦民之所盼的好事實事,用“熱情”回應群眾關切。
堅持腳步向下,用“三功”抓牢調查研究的“牛鼻子”。
調查研究的“牛鼻子”需要靠技巧和本領來牽。示范是“潤物細無聲”的“動員功”。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,無形中都是一種引領、一種示范。在調研任務面前,唯有身先士卒、以身示范、沖鋒在前、擔當更多,才能一呼百應、上行下效,讓大興調研之風真正成為“時尚”。民主是“眾人拾柴火焰高”的“決策功”。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,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,是人民民主的真諦。調研途中想問題、作決策,要“眼觀六路、耳聽八方”,變“替民做主”為“讓民做主”,不打斷同志發言,不打壓不同意見,不抵制批評意見,充分吸納群眾意見,調動民主積極性、凝聚決策向心力。團結是“各自捺住即成名”的“統戰功”;鶎拥膯栴}絕大多數都由各方利益沖突導致。調研的最高境界便是在與各相關方的座談中形成統一戰線,讓矛盾雙方各進一尺、各退一步,團結起最廣大群眾的利益,讓問題迎刃而解。(作者單位:湖北省大悟縣選調生 付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