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約評論員李新啟
本報4月6日頭版頭條報道,漢川圍繞“全省十強領先、全國百強進位”工作目標,堅持以招商引資為著眼點,以重大項目建設為著力點,以技改升級為突破口,錨定目標“敢、快、干”,蓄后勁、鉚干勁、強韌勁,勾勒出奮勇爭先的火熱圖景。
57天、30天、17天,不斷刷新落地速度;在建項目124個,億元以上66個;技改項目庫儲備項目125個,計劃投資額100億元以上,已新開工技改項目23個……這是漢川從三個維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,是“敢、快、干”精神的生動寫照,是以“精神經濟學”促進“發展經濟學”的現實證明。
一個人的精氣神足,干事創業就有力量、有沖勁、敢打拼、敢擔難,工作時就一往無前,最終工作效果定會事半功倍。正如漢川“虎口奪食”,從荊門東寶區手中硬生生地搶到好萊客項目,把一盤本來已簽約他方的死局給盤活了,把“不可能”變成了“可能”,把“后來”變成了“居上”。其招商過程艱難困苦,但正是憑借著招商人員不放棄、不服輸、不畏難的精神,打動了客商,堅定了他們落戶漢川的信心和決心。試想,如果漢川招商專班猶豫不決、畏難而退,這樣的招商“反轉戲”還會上演嗎?!
沒有等出來的輝煌,只有干出來的精彩。當下的孝感,正奔跑在“穩五趕四、經濟總量沖刺3000億”新的趕考路上,“七大行動”要攻堅的難度不少、需補齊的短板很多,越是困難越要向前沖。全市上下要秉持“有風有雨是常態、風雨無阻是心態、風雨兼程是狀態”,拼出“敢、快、干”的精氣神,以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,“一起向未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