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煙有害身體健康,尤其是來源不明、材料劣質的煙草制品,其生產不受監管、制造成本低、加工環境差,有害物質含量往往超出真煙數十倍?捎腥藶榱藪“快錢”過好日子,低價購入假煙后,再高價賣出牟利,導致假煙流向多地。日前,經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檢察院提起公訴,法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,并處罰金65萬元。
鄉村超市發現售假窩點
“硬中華、軟中華、黃金葉,不管什么牌子、什么檔次的煙都有,說是內部渠道拿的,價格優惠……”2022年6月,鎮江市丹徒區煙草專賣部門接到舉報,稱村里有家超市販賣假煙。順著該線索,執法人員在楊某(另案處理)經營的超市內查獲12個品種209條來歷不明的卷煙。
這些卷煙來自哪里?到底是真是假?據村民說,這家超市賣的中華煙才20多元一包,價格很劃算。這些卷煙包裝精美,仿真度高,一般消費者從包裝上難以分辨真假。江蘇省煙草質量監督檢測站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,現場查獲的卷煙均系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。
于是,公安機關迅速聯合煙草專賣部門對該案進行立案偵查。民警調查發現,這家銷售假煙的超市的貨源均由一個微信昵稱為“胖子”的男子提供。根據超市經營者楊某提供的線索,民警迅速對“胖子”展開偵查。2022年8月,偵查人員將福建籍男子陳某抓獲歸案。在陳某租賃的房屋和汽車后備廂內,民警還現場查獲假煙50余條。
微信里留下蛛絲馬跡
陳某由于體型健碩,圈內綽號“胖子”。他30歲出頭,小學畢業后一直在廣東、福建一帶打零工維持生計。由于嗜賭成性,陳某生活常常入不敷出。2019年10月,他從牌友口中得知,銷售假煙投資小、利潤高,一年能掙幾十萬元。“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賣假煙的,一開始在廣東東莞賣,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就跑到江蘇無錫賣了。”第一次訊問時,陳某神情自若,侃侃而談,但當民警問起其售賣假煙數目及假煙流向時,陳某卻以“時間久了,記不清楚”為由閉口不談。
由于該案牽涉的人財物較為復雜,且社會影響面廣、關注度高,丹徒區檢察院受邀提前介入。“陳某接受過假煙販賣團伙的培訓,反偵查意識非常強,貨品多是大眾喜歡的暢銷煙。商戶在網上下單并付款后,陳某便送貨上門。貨品不轉手、也不儲藏,快進快銷,犯罪嫌疑人又拒不交代全部犯罪事實,這加大了辦案難度……”2022年10月,在公安機關、檢察機關以及煙草專賣部門聯席會上,公安機關介紹了案件辦理情況。
“陳某沒有固定職業,但微信、支付寶賬戶卻經常收到大量匯款。他經常駕車出去送貨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。”圍繞陳某的收款情況、對外聯絡及活動情況,經進一步調查,辦案人員很快從陳某的微信收藏中發現了端倪:“一打開就能看到他收藏了數十個標注有‘榮盛店’‘小李店’字樣的地圖位置,我們推斷這些可能就是陳某經常派送假煙的地點。”
根據這一線索,經多次走訪排查,偵查機關最終找到30余家購買陳某假煙的商店,查獲偽劣卷煙2350余條。收集好相關轉賬記錄和證人證言后,原本在案證據認定的犯罪數額從不足50萬元追加到128萬余元。
打破拒不認罪僵局
2022年11月,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至丹徒區檢察院審查起訴。“我沒有去過,不記得了”“他們記錯了,那煙不是我的”……面對檢察官的訊問,陳某對于售賣假煙的犯罪事實三緘其口,拒不認罪,企圖逃脫法律制裁。
如何突破陳某的心理防線成了擺在承辦檢察官面前的一道難題。再次查閱其生活背景后,檢察官敏銳地意識到,可以通過“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”的方式打破僵局。“你如果繼續拒不認罪,將失去從輕處理的機會,若按照目前的在案證據判刑,你從監獄出來后,將錯過你女兒整個成長的過程。”在檢察官的釋法說理下,陳某表示愿意認罪認罰。
陳某交代,為了能賺錢,他在沒有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情況下,從上線處購買了大量假冒偽劣卷煙,利用手機微信宣傳售賣。“我出售的價格比煙草公司出售的便宜很多,如硬中華煙市場價420元一條,我也就賣150元一條,而我的進價只有120元一條,我從中賺些差價。”經查,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,陳某輾轉于江蘇無錫、常州、鎮江、揚州等地銷售假煙1.4萬余條,銷售金額達128萬余元,違法所得14.6萬余元。
“陳某出售的假煙涉及品牌多達30余種。國家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、銷售、進出口實行專賣管理,并實行煙草專賣許可制度。陳某未取得煙草專賣許可,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規定,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,其行為同時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、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、非法經營罪。依照司法解釋,應按照處罰較重的罪名定罪處罰。”2022年12月,檢察機關以陳某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提起公訴。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和量刑建議,考慮到陳某自愿認罪認罰,對其從輕處理,并作出上述判決。(王運喜 陳凱強)